不起火、不爆炸!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来了!(具体标准见文末)
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,这一被业界称为 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 的标准,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 “零容忍” 时代。新国标在热扩散防护、底部撞击测试、快充循环安全三大维度实现了系统性突破:
· 热扩散防护:要求电池系统在热失控后 2 小时内无明火、无爆炸,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超过 60℃,彻底摒弃 “5 分钟逃生时间” 的被动防护逻辑,转向 “主动阻断热失控传播” 的设计理念。
· 底部撞击测试:针对车辆行驶中电池包底部可能遭遇的飞石撞击、路面凸起等场景,要求电池包在直径 30mm 钢球以 150J 能量撞击后,无电解液泄漏、无外壳破裂、无热失控。
· 快充循环安全:为应对超快充技术普及,要求动力电池在完成 300 次快充循环后仍通过外部短路测试,确保高频充放电下的稳定性。
新国标的实施,对动力电池连接线企业而言,既是技术升级的挑战,也是市场重构的机遇。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,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升级压力。热扩散测试标准的提升,要求连接线必须具备更高的耐高温性能,以确保在极端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采用更高等级的绝缘材料,或者对导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,以提升其耐热能力。底部撞击测试的新增,则要求连接线具备更强的抗机械冲击能力,以防止在剧烈振动或形变中发生破损。
在市场格局方面,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的洗牌进程。随着准入门槛的提高,那些不具备研发能力或技术储备的中小连接线企业,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而头部电池厂商为了保障产品质量,将更倾向于优质供应商合作。这种趋势将促使供应链体系向更加集中和高效的方向发展,同时也将加剧企业间的竞争。那些能够提前布局、加大研发投入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企业,将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
面对新国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,动力电池连接线企业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战略调整。在技术研发方面,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,聚焦耐高温、抗冲击、电气性能等关键指标的优化。同时,企业还应加强与电池厂商的合作与认证对接工作,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新国标的要求。在市场布局方面,企业应积极抢占细分市场先机,推出具有差异化和创新性的产品解决方案。此外,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工作,通过展示技术实力和社会责任感来赢得市场信任。
自2005年启航,华坤新能源已深耕电子电气配线领域近二十载,累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技术创新。我们专注于为市场带来高品质、全方位的电气连接配线解决方案,给您的汽车动力电池连接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保驾护航,请与我们联系吧!
标准一图了解↓↓↓